石材工業的現狀
來源:|作者:szgdsc
從1979年~1995年**石材工業完成了**次飛躍,1996年之後的15年将是**石材工業的**次飛躍。**石材工業的巨大變化得益于** 的改革開放,特别是從1981~1995年這**個15年的深刻變化給人以啓示:**的石材工業必須以改革爲契機,以科技爲先導,走** 戰略之路;發展企業集團,形成規模生産;逐步提高在勘探、開采、加工中高新技術的含量;提高環保意識,保護資源;面向國際市場,與國際市場接軌,參與國際 競争,擴大出口。
**石材工業的發展
從1979年~1995年**石材工業完成了**次飛躍,1996年之後的15年将是**石材工業的**次飛躍。**石材工業的巨大變化得益于** 的改革開放,特别是從1981~1995年這**個15年的深刻變化給人以啓示:**的石材工業必須以改革爲契機,以科技爲先導,走** 戰略之路;發展企業集團,形成規模生産;逐步提高在勘探、開采、加工中高新技術的含量;提高環保意識,保護資源;面向國際市場,與國際市場接軌,參與國際 競争,擴大出口。
**石材工業的發展
産量
1978年,全國石材企業隻有60~70家,年産大理石闆材40萬m2;花崗石闆材1.5萬m2。
1997年,三石闆(大理石闆、花崗石闆、水磨石闆)1.2億m2;石材荒料480萬m3,以重量計約1200萬噸。
2.2 生産基地和品種
80年代前,我國隻有少數幾個大理石礦點。花崗石以生産荒料爲主,産品主要用于建築料石,而用于加工裝飾闆材的荒料幾乎沒有。經過“七五”和“八五”期間的蓬勃發展,到目前爲止,國内已形成石材的四大集中産地,這四大産地是:
我國石材四大集中産地序号産地 生産的名貴石材品種
1 閩粵桂沿海 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 的“岑溪紅”花崗石
2 山東膠東半島 榮成市“石島紅”花崗石
3 冀晉蒙交界(太行山區) “燕山藍”“豐鎮黑”“阜平黑”“易縣黑”“太白青”花崗石
4 四川西部雅安地區 “**紅”“攀西藍”花崗石“石棉白”大理石
除了上述四大集中産地之外,我國**維吾爾自治區的石材資源 極爲豐富,具有點多、面廣、儲量大、礦床類型和品種多、色差小等特點,全疆有半數以上的縣(市)發現石材資源,其中具有工業價值的大理石類礦點50多處, 地質儲量7億m3;花崗石類礦點40餘處,地質儲量4億m3。據專家稱,**将是我國第五個石材集中産地。
我國的名貴石材品種很多,其 中還有很多**,例如“天山藍”、“**紅”、燕山藍”、“石島紅”、“漢白玉”“雲南白”等品種可以與**的**(克拉拉白、印度紅、巴西藍)相媲 美。**名貴的石材品種在世界石材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,受到外商的青睐,意、美、德、日等國外商紛紛在**開礦建廠,其原因是看中了**的名貴石材品種。
石材出口
1995年,世界石材産量 超過100萬噸的**有11個,這11個**是:意大利—750萬噸;**—500萬噸;西班牙—350萬噸;希臘—205萬噸;印度—180萬噸;法國 —150萬噸;美國—140萬噸;韓國—140萬噸;葡萄牙—130萬噸;土耳其—120萬噸。
1989年,**石材産量隻有49.3萬噸,世界排名在20位之後,1995年石材産量達到500萬噸,是1989年産量的10倍。
1993年,世界石材貿易trade/量**次突破1千萬噸大關,達到1049.2萬噸。這一年**石材産量爲250萬噸,出口量爲157.1萬噸,出口量占世界石材貿易trade/量的15%,成爲世界**大石材出口國。
據意大利《mavmomacchine131》報導:1995年世界石材進出口爲1278.1萬噸。其中**石材進出口量爲300.9萬噸(出口204.9萬噸,進口96萬噸),**石材出口量占世界石材出口總量的16%。
據我國海關總署統計,1995年我國石材出口爲381萬噸;1996年我國石材出口461.8萬噸,出口金額爲7.11億美元。
據《石材》雜志1998年**期報導:1997年,我國石材産量與出口均占世界**位,出口額爲7.2億美元。
1996年我國大宗出口石材市場分布統計
技術裝備引進
自80年代以來,我國從意大利、日本等發達**引進了400餘條石材加工生産線,共用彙3億多美元。技術、裝備引進不僅使我國石材生産能力和産品質量顯 著提高,同時通過消化吸收促進了我國石材裝備制造的發展。目前,我國石材開采和加工設備已經出口到俄羅斯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**。我國自制的機械品 種門類基本齊全,全國石材機械設備及配套機具生産企業已發展到數百家,每年生産3000~4000台(套)各種石材機械設備。
我國石材主要産地簡介
山東省
山東省已有50多個縣市發現并開發了石材礦山,石材品種達110種,其中花崗石80餘種,大理石20餘種,分爲白、黑、灰、綠、淺紅、花六大類。已探明的花崗石儲量280億m3,大理石儲量30億m3。
目前,山東省具有年産1萬m3以上規模的礦山5個,年産3000~5000m3規模的礦山20餘個,年産3000m3以下、1000m3以上規模的礦山 60餘個。已形成年産大理石荒料10萬m3,年産花崗石荒料40萬m3的生産能力。具有一定生産規模的闆材加工企業60餘家。
據山東省統計局統計:1995年全省大理石闆産量1260萬m2;花崗石闆産量3274萬m2。全年出口創彙1.2億美元。石材出口成爲山東建材行業的出口創彙大戶。
山東省榮成市(石島紅)
榮成市是我國名優石材“石島紅”系列花崗石産地。全市已探明的花崗石儲量達134億m3,可開采量爲81億m3,其中“石島紅”系列花崗石儲量僅海拔以上達13.5億m3。榮成市是我國紅色花崗石闆材加工、出口的主要基地。
山東省平邑縣(将**紅)
平邑縣地處山東沂蒙山**,該縣花崗石資源豐富,其中聞名于國内外的“将**紅”花崗石儲量爲6億m3,主要分布在該縣的四海山地區,該縣是我國**四大紅産地之一。
山東省萊州市(黑白花、櫻桃紅)
萊州市擁有豐富的大理石、花崗石資源,已探明的儲量大于28億m3,“黑白花”和“櫻桃紅”花崗石是國内**的品種。該市現有三資石材企業24家,外商 投資總額2800萬美元。中外合資銀磊集團是全國規模**,産品質量**,經濟效益**的企業之一。萊州石材 暢銷國内27個省、市、自治區并出口到日本、德國、印尼等30多個**和地區。
廣東省
廣東省是我國石材生産大省,改革開放之後,該省石材産業經曆了兩次發展高潮。
**次是在1985年,主要是引進國内外石材技術 、設備、生産線;**次是在1992年,主要是大規模地采用消化吸收後的國産設備。**1996年底,廣東省石材企業有4000多家,遍布省内140多個縣 (市)。1980年該省“三石”産量隻有20萬m2(僅有大理石闆和水磨石闆,花崗石闆是空白)。1995年該省“三石”産量達4855萬m2(花崗石闆 3753萬m2;大理石闆552萬m2;水磨石闆549萬m2)。目前廣東省内已形成六大石材生産基地,它們是:**基地(雲浮所轄的):雲城區、雲浮 縣、羅定市、新興縣;**基地(肇慶市所轄的):封開、懷集、廣甯、四會市;第三基地(湛江市所轄的):湛江市、廉江、遂溪等;第四基地(茂名市所轄 的):信宜、高州市等;第五基地(揭陽市所轄的):揭東、揭西等;第六基地:珠江三角州和深圳特區。
廣東省大理石開采礦點有60多個,這些礦點企業的機械化程度高,規模較大,分别采用推土機,裝載機、機械鑽孔、鋼絲繩鋸切割、無聲破碎等較**的開采方法。
該省花崗石礦山開采點有700多個,機械化程度較高,規模較大的有深圳、封開、惠州、台山、陽江、廉江、信宜、高州、揭陽、潮州、增城等一批礦點。
廣東省大理石資源豐富,已做地質工作的有十多處,探明儲量1.2億m3,勘查儲量6億m3。已形成白色、灰白色、紅色、黑色及其他(金菊、雲雀、象牙黃、凝脂等)五大系列,花色品種近40個。
廣東省已探明花崗石儲量爲1億多m3,勘查儲量超過100億m3。已形成紅色—淺紅—桃紅—暗紅、灰白、黑色等四大系列,花色品種近100個。